找到相关内容646篇,用时4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试论《俱舍论》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 (上)

    七)不相应行法 (八)名、文、句 (九)十二支相续之动力(十)业体论 (十一)根、境论 (十二)无色界心之存在处(十三) (十四)无色界色之存在处   一、世亲独立思想之举隅:   (一)四谛...灭尽定(无想定之更进一步之究竟解脱)、命根(生命之实体)、(生、住、异、灭)、名(名词)、句(句子)、及文(字母)等。这十四种不相应行法,有部认为都是实在;经部及世亲则说是假有。其中、与名文句...

    李志夫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0045597.html
  • 辨法法性论讲记(9)

    因为是身中习气所依,故从它现起众多身;因为是心中习气所依,故从它现起诸多心所;因为是种种习气所依,故从它现起现在各种不同的;因为有本来基,故当下都与无明相应而起。这种阿赖耶是无记性的随眠分,如地下...类。”   4、作用:由见修行果功德事业游戏,能成无垢。   5、名:在无相身中圆满十力、无畏、不共法等诸功德法,故名法身。《自现续》说:“无畏力明显,所作皆圆满,是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辨法法性论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2/13053932437.html
  • 净空法师法语类编(一)[刘承符居士辑]

    ),很容易分别。发菩提心者,我就没有了;若还有,就是还没有发菩提心。经中说;“若有我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”,可以证明。修行是自己的事,不要管他人。发菩提心,...戒律是为我一个人制定的,不是拿它量旁人。信心清净就是华严经的一真法界,此即禅宗的明心见性,故大乘学人的下手处即是破。学佛就要学吃亏,学上当,此种大利益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的,如对初学佛的人讲这种话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菩萨行|净空|修行|六度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4/0000006631.html
  • 王本荣:佛学与科学的交会

    ,究竟平等,不可破坏”,其实是生命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秘密。 6.法性无差 众生 今日,我们从遗存于各种生物内DNA中之演化痕迹发现,不只是同一“界”的生物,甚至所有生物皆是同源同种,都...是相同的,但排列的差异,造就了地球丰富多样性的生物品类,很凑巧也很精妙的诠释了《无量义经》所云:“法性无差,众生”。 7.唯心所造 唯识所现 《入楞枷经》说:“藏识所名心,思量性名意,能了...

    佚名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3/16272937426.html
  • 简论佛教本体论的中国化

    提出“理事无碍”、“事事无碍”的独到见解,对“法界”作新的诠释。他认为,法界有,即事法界、理法界、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。事法界相当于形式繁复、多种多样的现象世界;理法界则是规定现象世界的本体界;理事无碍法界表示本体界与现象界之间的圆融关系;事事无碍法界表示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圆融关系。法界虽有,其实还是一体的,如宗密所说:“统唯一真法界,谓总该万有,即是一心。然心融万有,变成种法界。”(...

    宋志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5041422.html
  • 寻找上师·上师相应与相映

    一切人名我,不行普敬名人,好事归己恶事施于人名众生相,对境取舍分别名寿者相。有即是众生,无即是佛也。”而老师们给我的解释是:“除去分别心,即成佛之时。”也就是说,当老师能够同时接受珍馐与粪便...的知识,都还原到本来的面目,不擅加妄解,来去自如,不执着贪迷于特定的角落,就能够明白“法”即包含一切,无是非善恶之别,更无任何实际的落尘,如心经所言:“诸法空,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……” ...

    陈念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84943807.html
  • 明代藕益大师《十大碍行》语译·事理浅释

    ,诈陷毁伤。   10 、受抑思申明,就会产生人我分别,怨憎之心,我不除,佛道难成。   、病症——没有十碍而得此种种病症   1 、贪欲念起,一定会破戒,退失自己...ldquo;我人众生寿者”,故“终日度生,终日无度”。一是按本文的意思来看,佛虽有大力,但不以神力令一切众生成佛,而以“开示悟入佛之知见&rdquo...

    王智隆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2847947.html
  • 初探佛说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的因缘

    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则非菩萨。”这段经文是佛陀告诉当机这样一个道理,欲降伏其种种妄想之心,则须离人、我、众生、寿者之执;又欲离此,则须发“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,而实无一众生可度”之广大...东方虚空可思量不?不也、世尊。须菩提,南西北方、围上下虚空、可思量不?不也、世尊。须菩提,菩萨不住布施福德,亦复如是、不可思量。须菩提,菩萨应如所教布施”。这段经文是佛陀答其须菩提“住心”之问,以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5349862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的逻辑结构

    明证,使抽象难懂的道理显得有条理化,也易于人们理解接受。 在《金刚经》里,佛陀为了论证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的重要性,大概分了三步进行论述。因为此句是全部经文的节骨眼,是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远离“”的具体落实,是菩萨“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”的的必由之路。佛陀有次第地先开示人们,要远离树立佛法正确知见。如经云:“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:所有一切众生之类,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湿生、若化生、若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4050374.html
  • 大乘佛法简易解

    婆伽婆   见闻觉知(小乘断六根)   妄念无明(中乘修十二因缘法)   大乘佛法(奢摩他 三摩钵提 禅那)   大乘佛法宗教之分   大乘佛法应离病(破)   用周易老庄解释大乘...下笔万言,口若悬河,与佛性本体了不相干。甚至错解佛意,肆意发挥,贻误后学。如唐之圭峰、宋之永明,儱侗颟顸,令人寒心。   大乘佛法应离病(破)   修大乘用功若不得其法,则会产生种病。病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1988617.html